通过对社会一个小角落垃圾的处理,唤起同学们共同维持校园环境的意识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者;宣传垃圾(尤其是一些比较难处理和的垃圾)的污染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知识。同时本次的志愿活动也令我有一些心得体会。
8月30日,我们俩集合在一起,开始分批处理校园垃圾。对主要为白色垃圾的校园污染物进行了彻底的清理,并对校园内的垃圾桶贴上了标签(原来的几乎都已经被损坏或字迹已经模糊),使同学们在分类投放垃圾时不会盲目乱扔。
下午,我们俩对垃圾处理和电池处理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宣传,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支持。
回到班,看着满满的垃圾桶,我想:我们做到了让更多的人清楚了绿色环保的重要性,并也让他们体会了自己为环保所做的贡献,而我们学生自己,又是通过了公益劳动的这一考验。
这不仅磨练了我们自己,提高了自我能力,懂得了如何环保,环卫自己的绿色家园。我相信,如果以后大家都能环保,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因此变得空气清新、绿树成阴的。
垃圾分类,虽然是政府主推的环保新政,但是关于为什么分类,怎样分类,分类的效果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,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推广 方法和平台,让更多的居民能够了解、学会并支持这一做法的推广,共建良好的环境秩序。
从这一点来说,垃圾分类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媒体推广 方式,和一个居民可以专业接触得到的平台,这就正好是服务于全国各地社区专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——互联社区,轻松可以做到的事情。互联社区有深入各地社区的信息员和通讯员,采写发布各类社区信息资讯 ,深入社区开展各种社区推广服务活动,或是公益或是社区与街道的委托,都深受社区居民的信赖。
以互联社区为信息服务平台为基地,专业的“社区志愿者”移动终端平台,聚集各社区各类志愿者,发布或是招募多类社区服务。在垃圾分类如此火热的上海、北京等地,互联社区在社区举行各类如“社企共建项目”、生活绿家项目、生态公益项目等,从各角度,以各方式深入社区推广垃圾分类、讲解垃圾分类、践行垃圾分类,将事情做到实处,做到居民的心里。
互联社区更一个社区居民的媒体平台,互联社区新闻中心与社区信息员一道发现社区新鲜事,报道社区新人物,弘扬社区党先锋,推广垃圾分类更是新闻中心通讯员的热点所在,垃圾分类开始中的挖掘社区出现的新问题、新方法、好经验、居民典范等,从视频里、笔端上、随手拍、摄影里都可以将垃圾分类的各类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入基层居民心中,体现在生活中。
垃圾分类的推广,不仅是政策推广,更是一种接地气的媒体推广,确实需要像媒体推广一样在社区里走几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