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没有见到如此无耻的论调了。
将明朝的灭亡归结于李自成,就类似于:你家道败落,周边的流氓抢走了你那点可怜的余财,你只能去要饭。然后你边要饭边嚷嚷,是那些小流氓导致了自己的破产!
很无耻,不是吗?
明朝的灭亡首先是自己出了问题,然后才是李自成的出现,对于明朝而言,李自成是终结者,绝对不应该成为始作俑者。因为如果没有明朝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李自成走投无路,他是不会走上农民起义的道路的!
那么,是什么把李自成逼上了绝路呢?“静夜史”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明朝不合理的经济制度
明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。
本来宋朝开始,中国已经开始走向重商主义的道路了,依靠商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,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富。因为财富的增加,皇帝不需要在农民身上刮油水,因此农业税不再是税收大项,农民负担相对较轻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土地兼并不再是威胁王朝根基的洪水猛兽,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去进城务工,挣得还多。
元朝时,重商主义继续发展,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!
但是明朝建立后,重新开始“重农抑商”,这就意味着明朝政府只能从农民兄弟的身上收税,导致明朝税收大大减少。而因为明朝前期税率很低,因此明朝皇室很穷。
而后期随着国土缩水,可耕地减少,税收更是感人。
没钱就不能办事,比如抵御蒙古、后金、倭寇。所以在崇祯一朝,不得不另辟蹊径,加征“三饷”。对于明朝政府而言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;而对于老百姓而言,这就是要了命。因为此时土地兼并已经完成,大部分农民没有地,所以农民纷纷成为流民,如同游走的干柴,一个小火星,就可以来个篝火游行!
很多人将明朝灭亡归结于小冰期,这个观点有道理,但绝不是主要因素。因为正是由于明朝重农抑商,所以农业的兴衰才决定了帝国的命运。一旦遇到小冰期这样的灾年,农业歉收,明朝崩溃是迟早的事!
崇祯二年开始,陕甘地区连续几年干旱,终于敲响了明朝的丧钟!
2、明朝不合理的政治制度
明朝建立后,学习宋朝制度,推行“以文制武”,通过对文官势力的扶持,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迅速膨胀。
王朝前期,皇帝励精图治,士大夫们还算靠谱,兢兢业业,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盛世。
但是到了王朝中期,皇帝不管事,士大夫们开始以内阁操控国家权力。
按说这种共治模式很有优势,可以集思广益,使明朝更加民主。但实际情况是,明朝变得更加黑暗和专制。
因为从士大夫取得政权后,内部的倾轧就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这种倾轧导致了很多严重的后果,比如:
打压武将,导致武将积极性下降,边境废弛;
文官势力内部的争斗导致政令朝令夕改,严重影响了明朝的权威;
文官势力当国导致统治阶层整体的堕落和腐败,百姓民怨沸腾。
这种趋势在万历年间开始愈演愈烈,万历时期,在东北与女真作战失败,明朝元气大伤,朝廷内部东林党和三党的斗争导致辽东的政策朝三暮四,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。
最要命的是,东林党形成一支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,并代表江南地主和皇帝分庭抗礼,在万历想要从江南地区征收矿税的时候,被士大夫们极力阻止,最终万历只能作罢。而茶税更是一年收了12两,让人感受到了大地主的可怕!
在这样的情况下,皇帝和士大夫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底层的民众,包括李自成。最终,李自成丢掉了驿卒的工作,揭竿而起!
所以,李自成绝对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,恰恰相反,是明朝的种种问题让李自成不得不奋起反抗!
多有疏漏,烦请斧正!
我是“静夜史”,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,期待关注!